![]() ![]() |
以青年创业引领新兴产业方向温江区信息网络产业蓬勃生长 |
作者:李娟 文章来源:成都日报 点击数 114 更新时间:2010-05-05 22:08:00 文章录入:admin |
|
“温江区既有发展信息网络经济的决心,也营造了适合信息网络产业发展的环境,相信我们的创业会和温江的信息网络产业一同成长”,昨日,已入驻温江区大学生信息网络创业园的了解网董事长郎家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到目前为止,淘宝网、米兰网、了解网等大型网络平台纷纷进驻温江,颠峰软件、迪威数字、中立数据等高科技公司也在温江搭建发展平台,近一年时间,温江的信息网络产业从悄无声息到蓬勃生长,这一势头,与温江区把大学生创业工作纳入全区产业调整的战略定位密不可分。 因此,对于温江区的大学生创业工作而言,决不能孤立地就创业谈创业。温江区的大学生创业工作,根植进了全区经济社会,成为该区调整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推手。温江区在去年就明确了努力建设“立足成都、面向全国”的青年新技术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和中国西部最大的网络经济基地的目标。这“两大基地”的建设,将使朝气蓬勃的新兴产业壮大发展,使温江区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将成为温江区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新型经济体系、在全市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推动力量。 载体建设篇 温江区大学生信息网络创业园去年5月建立,短短一年时间,已经汇聚128个创业团队,2000多名创业者。取得如此良好的成绩,与温江区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在全市部署大学生创业工作之初,温江区就迅速成立了促进创业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立了团区委、区科技园、劳动局、招商局、科技局、商务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园区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园区建立了创业服务中心,组建了专业化服务队伍,为入园创业者服务。 如今的温江区大学生信息网络创业园,一切都在有序运行。已入园团队,正在迅速成长,快马加鞭;刚入园的团队,一边忙着装修一边憧憬着创业前景;还有刚刚找上门来申请入园的团队,正打算把温江创业园作为他们梦开始的地方。 在创业园内,有一家来自香港的米兰网吸引了笔者的注意。作为代表温江区信息网络创业特色的米兰网,是一家活跃在外贸B2C小单批发领域的电子商务公司,目前正在快速上升阶段,贸易开展到全球70多个国家。走进米兰网的开敞式办公区,80多位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正忙着在拓展欧美市场、在网上接单、联系下游生产企业、安排生产任务,从墙上的电子显示屏,能清楚地看到每一笔业务正进展到哪个环节。香港米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源介绍,之所以将总部迁到西部温江,是因为感受到温江区极大的诚意,“温江区为我们提供了1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1500平方米的物流仓库。今年我们的销售收入将突破6000万元”。不仅如此,因为从成都来的工作人员涉及上下班交通问题,温江区还专门开通了每天早晚两班的从科技园区到成都市区的交通车。 在场地租金上的减免,进入园区的团队都能享受到。对于这些从零开始,或处于上升期的团队,办公场地、创业公寓、工厂车间的免费提供,无疑为其节约了大笔的开办费用,降低了创业门槛。在创业载体的建设方面,温江区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建起了西部最大的大学生创业园。这个创业园的载体目前已经达到7.7万平方米,计划2010年内达到25万平方米,并将在2—3年内达到50万平方米。 配套服务篇 然而,免费的硬件载体并非温江独有,温江区凭什么能独树一帜,吸引那么多创业团队?许多前往温江区大学生创业园参观过的人们,都为这里极高的入驻率惊叹。在采访中,一位创业大学生无意间揭示了其中的秘密:“这里的阳光、空气、水,都适宜创业。”这句话,在接下来的采访中从各方面得到印证。 要营造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的环境,首先得提到温江区大学生创业园搭建的第三方商务服务平台。在创业园淘宝网商楼,已经有EMS、申通等几家快递公司进驻,他们将为大楼内的数十家网商提供物流服务。通过创业服务中心的筛选和谈判,这些快递公司的费用最低可到3折。已经入驻的网商“衣店缘”老板唐高超说,以前在自己家里开店,快递是一件麻烦事;现在不光快递费便宜了,还有好几家公司可供选择,实在是太方便了。 第三方服务平台为创业者降低了成本。以发展信息网络产业离不开的光纤使用来说,其市场价格是1500元/月/兆,但通过创业服务中心出面与运营商谈判,以大客户的“身份”拿到了500元/月/兆的优惠价。不仅如此,按照网络创业园的要求,创业园建设了IDC数据支撑基地,中心机房和30M带宽的商务电讯网络设施,为创业者们提供了强大的网络数据支撑。 在这样的方便和优惠之外,园区的创业者还感受到服务中心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住在创业公寓里的大学生们,不少是刚从大学毕业,没什么生活经验,有时候,下水道堵了都来找我们服务中心。当然,我们会尽力为他们服务,能解决的一定帮忙。”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还经常走访创业团队,询问他们需要什么帮助,“小发展帮小忙,大发展帮大忙。有什么需要尽管提!”,这是工作人员常挂嘴边的话。 如今,温江区大学生创业园已经成为一个温暖的创业者之家:多功能培训室、洽谈室、创业餐厅,为创业者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方便。业余时间,创业者还可以到办公区旁边特地为他们建设的篮球场、乒乓球场、网球场上活动筋骨,放松精神。 引导扶持篇 如何承载创业者沉甸甸的梦想?如何让更多的创业团队不致于昙花一现?温江区从金融、科技、培训、导师等方面对创业者给予扶持和指导,帮助创业者融资,帮助他们申报科技基金,帮助他们认清创业方向。从建园之初至今入驻团队存活率达90%,更有不少团队正在快速上升,前景光明。预计2010年,入驻创业园的团队将突破500家,园区总产值将达到4亿元。 针对创业大学生经验欠缺的问题,在省、市团委的牵线搭桥下,创业团队都“配备”了创业导师。新西软科技的导师是迈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罗鹏。据了解,罗鹏对于这一团队的指导,主要放在帮他们细分市场,整合资源上,“导师能看到我们的不足,关键时的提点非常重要。” 对于从事食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公司——心远食品来说同样如此,导师是成都红旗连锁的总经理曹曾俊。之前,心远食品经营的品种多而杂,在曹曾俊的指导下,改为只经营四川特色食品,公司的运营效率有大大提升。 温江区还为大学生提供了100个总经理助理实训岗位,让他们积累创业的经验。 而大学生创业融资难也是个大问题。在园区笔者了解到,去年入园的成娱电子公司在争取一笔大订单时,需要添置设备进行产品测试,然而所有开办费已经用完,在最困难的时候,经创业园服务中心协调,在无抵押的情况下,通过大学生团队联盟互保,得到了金融机构10万元的贷款,靠这笔钱不仅顺利拿到订单,今年的销售收入还有望达到1000万元。 成娱电子不是特例,为解决融资难问题,温江区采取财政资金与民间资本联合的方式,创新出台“财政贴息+民间资金”的方式建立1000万元专项创业扶持基金、3000万元创业投资基金、200万元YBC专项资金,引入博爱种子基金3000万元和SBI孵化器天使基金500万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充足的起步资金。 由于园区内多是科技创新型企业,温江区科技局还定期派专人来园区辅导,帮助园区企业申报科技创新基金,为这些团队的上升找到更好的机会。园区还开办了创业夜校,半个月举行一次,到现在已经培训了15期,内容包括市场营销、商务礼仪、市场分析、融资手段等等。区劳动保障局还专门到高校为创业园举行订单培训,招聘员工。 “我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四川省创业大赛二等奖得主欧塞克公司的张军说。园区每月举办的创业者沙龙,都是园区创业者的节日。来自不同团队的青年人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做游戏、表演节目增进了解,年轻的心在碰撞中产生了火花。“我觉得创业之路不再是一个人孤零零的了。” 全区影响篇 电子信息类产业,有着投资小、成本低、消耗少、产值高的特点。出于自身区域特点,温江区将其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向。而温江区大学生信息网络创业园,容纳了许多有望成长为区域经济支柱的新技术企业。与此同时,温江区还引入了许多网络、信息、电子、软件方面的龙头企业,如中立数据、颠峰软件、迪威电子,这些企业的到来,使温江区的产业结构正在从传统走向现代。 成都新西软科技公司的创业团队来自电子科技大学。创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至今还记得2009年7月他们入园时的情景:会议室的角落里放着他们随身带来的大包小包,3个小伙子真正是“背着行囊”、带着创业梦想来到温江。如今,这一团队已经成为能为全球客房提供软件外包开发服务的高科技软件企业,仅2009年最后5个月的时间就实现销售收68万元。 像新西软这样迅速上升的团队并不少,一个以网站制作运营为主业的“创前程科技公司”,团队的发起者是还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在读的大学生李凯,他自信地告诉笔者:“我们的起点在温江大学生创业园,目标是成为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高科技公司。” 同期进入温江的中立数据、颠峰软件、迪威电子等龙头企业,不仅引领着温江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产业支撑。大学生可以在龙头企业接受实训,龙头企业可以将零散的服务外包给大学生创业团队。在龙头企业和大学生创业团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对流关系。 随着信息网络产业的发展,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从了解网了解到的情况是,该公司从今年春节后入驻,已经招收了60名以上的刚毕业大学生。 对此,温江团委相关部门负责人称:扶持创业项目可以为周边各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园区内各行业创业者的榜样示范作用更可带动大学生自发创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以创业带就业,不能不说是棋高一着。 结语 目标远大的大学生创业者们,正在和温江的网络信息产业一同成长。据悉,温江区青年(大学生)创业园的目标,以建设“立足成都、面向全国”的青年新技术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和中国西部最大的网络经济基地为目标,力争在2—3年内完成50万平方米创业平台建设,聚集3万名高学历人士创业就业,形成百亿量级的结算中心,实现200亿元的销售收入。温江创业园将发展出“重点项目重点培养”的创业扶持政策,以聚焦“刀刃”效力,有意培育两到三家上市公司。 在温江区创业园的宣传栏上写着麦当劳创始人雷·克罗克的一句话:“世上没有东西可取代坚毅的地位。有才能而失败的人比比皆是……唯有坚毅的人无所不能。” 话里寄托着温江区创业园对大学生创业者们的殷切期望。望创业者坚毅,坚毅者成功。 李娟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