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日报:中关村将不再是小商贩的天堂
本站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8日 | 阅读次数: | |
来源:DoNews | 来源日期:2009-09-23 |
三年后,中关村的传统卖场将可能在一种“休克疗法”中结束今日的熙熙攘攘,这里将不再是小商贩的天堂。
Donews 9月23日特稿(记者 周然)三年后,中关村的传统卖场将可能在一种“休克疗法”中结束今日的熙熙攘攘,这里将不再是小商贩的天堂。
看到政府规划,柜台老板赵冀生心里一沉。在中关村混迹六年,赵翼生也曾为这里的变化感到过高兴:一批批数字精英进驻、地铁通车、科贸到海龙过街天桥的合拢、交通秩序的好转,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些改善不是为了留住他们这些中关村中的“低端生意人”。
根据海淀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的若干意见》,中关村西区电子卖场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计划通过2至3年的市场调整,除保留一定规模的电子卖场外,小型商户则通过政府引导的方式分流,今后将不再审批建立新的电子卖场。据政府人士透露,小商户们分流的目的地为海淀区大钟寺一带。
赵冀生和他的同行们很不喜欢这样一个生硬的结局。在商家眼里,中关村卖场的存在成就了早期国内的知名IT公司,现在则成为IT产品行情的风向标,此外也是众多从业者的生活来源,然而眼前一纸规划就锁定了他们的未来。
中关村的老板们认为,政府决定将卖场迁出中关村西区是长期的混乱经营所致。定价无标准,质量无售后,加上经济不景气下的恶性竞争,使得卖场的欺诈行为有增无减。但在业界人士看来,这些只是表面现象而已,政府想改变的是该地区的低端卖场模式。
写字楼的白领对调整举双手赞成。中关村写字楼一位公司老板说,目前的中关村西区看似泾渭分明,西边是写字楼林立的公司总部驻地,东边是小商小贩云集的卖场,两者看似并不冲突。但实际上一个科技产业地区的规划不可能还保留“城中村”,“他们必须搬走”,他用手指了指马路上一个正在运纸箱的柜台伙计。
卖场则希望这次调整不是一次迁徙。一位卖场的管理人员透露,传闻中要拆卖场大厦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卖场一至三层转变为品牌形象店,三层以上变为写字间由公司入住,同时配备生活和社交功能区。
据记者调查,中关村西区的调整并不那么简单。
据知情人士介绍,中关村西区内多家电子卖场的产权并不统一,一部分属于卖场,一部分按整层出售给了大公司,还有一部分出售给了个人。商家们表示,调整后的卖场肯定会取消目前的柜台经营,但柜台下面的地面是已经按照每平方米卖出的,今后改建写字间不可能按照柜台的范围,这就决定了卖场或按照市价买回产权,或按照同等面积置换,这都存在这繁琐的法律程序。而业主们愿意与否更是未知,毕竟现在的租金是旱涝保收,迁出后的前景还不甚明朗。
另外商家们认为,今后虽然不再新建卖场,但告别跳骚市场的中关村,IT产品集散地的功能将被削弱,已经日渐稀少的客流有可能进一步被3C卖场和电子商务网站分抢,他们对于迁出后的出路顾虑重重,盼望政府后续的配套实施方案尽快出台。
也有部分商家表示,不愿离开这里,并打算在周围租房子继续做生意。但政府将不允许住宅区经商的得消息让他们同样开始变得不安。多数人表示,再看看,再打听打听。
赵冀生对未来感到茫然。大钟寺将是什么样的呢?今后的生活成本高了还是低了?现在唯一确定的是,自己只能接着卖数码产品,在中关村生存六年之后的商家们已经不会干别的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