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南洪街摆摊大军一天“消失”
本站发布时间:2009年10月24日 | 阅读次数: | |
来源:水母网 | 来源日期:2009-10-11 |
居民担心小贩与城管“躲猫猫”
居民呼吁:成立“大妈执法队
水母网讯(YMG记者 邹春霞 报道)一天之间,南洪街上百余个流动小贩集体“消失”。昨日,记者再次来到南洪街发现,经过城管的专项整治,这里的交通畅通了,居民也拍手称快,然而,他们还是担心这个马路市场的整治会“一阵风”。
卖无花果的小贩不见了,卖发夹、玩具的小摊“失踪”了,一些店主正忙着把以往摆在道上的衣架、货贺往自己店里搬。站在三四米宽的人行道板上,一眼能看到尽头。往日充斥叫卖声的南洪街不见了。
“我们对整治坚决支持!一百个赞成!”居住在小南洪街的一位大姨有些激动,非要带着记者到她家楼道里去看看。在背街的住户窗户下、小棚门上,处处可看到尿迹。“你看看,这夏天能开窗吗?打开棚子全都是尿!现在多好,道上真敞亮!”
一台手推车上放着4个水果筺;一台助力车上的货架空着;写着“肉夹膜”的玻璃货车堆在小棚前……记者绕到居民楼的旮旯里,发现了好几个“无主”摊架。居民刘大叔告诉记者,这两天“风声”紧,摆摊的人把东西暂存在这儿。“城管在这儿看着还行,一走了就又上路了。”刘大叔担心小贩和城管玩“躲猫猫”。
“好是好,咋样才能保持?”一家米线店门口,居民、商铺代表围着正在执法的芝罘区城管执法大队毓璜顶中队执法队员们,七嘴八舌地给城管提意见。“能不能划一条线,让这些流动小贩在线里经营?”代表李玉仙说。
“根本不行,我们一走,小贩‘哗’一下子就上道了。”副队长邵东兴摆摆手,“俺们中队总共14个人,二中门口、毓璜顶医院门口、文化路市场,南洪街、四德街等等,哪个点不需要人?不能派几个人专门盯着南洪街吧?”居民一听是这么个理儿,大伙都不说话了。“能不能给一身你们这个执法队衣服穿穿?我替你们管?”李玉仙话一出,队员们都笑了。“大姐,我们可都是经过专门培训,有执法证件的,这身衣服哪能随便穿呢?”“那给我个‘红袖箍’戴也行!谁上道我就警告,再不听一个电话城管就来了!”
“大姐,你说的在理,咱得发动老百姓参与进来!这个建议咱可以往上提提!”邵队长一番话,大伙儿都直点头。
“老百姓提的这个建议是个好办法。”邵队长告诉记者,河南省发动退休的大叔大妈戴着红袖标上街管马路摊贩,义乌的“大妈劝服队”看到流动小贩就上去和人家讲道理,治理马路市场,咱也应该借鉴别的城市经验。
“老百姓都会同情弱势群体,看到城管执法时都上来帮忙劝说。”邵队长说,不少摆摊的都很“牛”。“一位修自行车的大叔人行道上摆了个几米宽的摊,平时充个气不要钱,也特有人缘。前几天去执法,结果这大叔让老百姓过来纷纷‘出面’替他说话。”
“如果区政府能发动办事处,联合居委会、老百姓一同进行治理,马路市场能得到解决。”邵队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