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小贩连成摆摊大军 南洪街马路市场即日起整治
本站发布时间:2009年10月24日 | 阅读次数: | |
来源:水母网 | 来源日期:2009-10-09 |
素有“小吃一条街”、“美发一条街”美称的南洪街是分散南大街与北马路车流的城市次干道。“十一”黄金周,流动小贩组成的“摆摊大军”造成了南洪街交通拥堵,附近居民对此怨声载道。记者将该情况反映给芝罘区城管执法大队后,相关责任人表示,即日起对南洪街马路市场进行整顿。
小摊堵住出行者
服装店的衣服架子、面包房的月饼摊、超市的冷饮箱子……昨天上午9时,记者看到,南洪街两侧部分店铺把人行道当成了“自留地儿”,三四米宽的人行道板占去了三分之一,附近居民也“当仁不让”,把花盆、拖布、椅子等杂物堆在了门前。
在一家小店门口,“首饰回收”的大牌子戳在人行道板当间儿,左边一个鞋摊,右边停了一排自行车,自行车边上的马路上划的停车线上停着私家车,堵得严严实实。路过的市民纷纷在小摊儿、广告牌子、自行车间绕来绕去。
“一到上午11点多、下午5点左右南洪街就堵得厉害!500米长的路我得走20多分钟。”49路公交车司机刘师傅告诉记者,一走南洪街这段路就犯愁。“这儿小摊点多,买饭的居民特别多,左右各停一辆车,我这公交车走得太困难了。”
流动商贩依赖马路市场
昨天11点30分,记者再次来到南洪街,各种麻辣摊、米线、凉皮等小店前挤满了用餐者。“我就在附近上班,每天午餐都在这儿解决,我觉得挺方便的。”市民刘小姐说,南洪街附近不少上班族都在这“觅食”,附近服装店多,水果摊多,价格还便宜。
特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南洪街的繁荣。据统计,每日来往于南洪街的流动人口数以万计,到了节假日,这个数字能攀升到五六万。旺盛的人气也吸引了不少流动商贩来此摆小摊。70岁的郑老汉正在啃一块面包,他早上骑自行车从黄务跑到南洪街,摆在他面前的就是十几块磨脚石。“一天挣二三十块钱!够我和老伴儿花了!”郑大叔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城管将妥善安置流动商贩
“从10月9日起,我们将对南洪街的马路市场进行集中清理整治。”昨天下午,记者从芝罘区城管执法大队毓璜顶中队钱卫队长处获悉,南洪街马路市场整治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规范沿街商铺,严格限制“伸舌头”摊位,坚决不允许超过其门口;另外,针对马路摊贩,要边整治边调查,探讨“规范安置、合理管理”的整治办法。
据钱队长介绍,南洪街流动商贩由3部分人群组成,集中在华达大厦附近的下岗失业群体,另一部分是来自河南、安徽等地的外地人口,还有一部分是农转非人口。“现在比较难的是,南洪街附近没有市场安置他们,下一步,我们将探讨在南洪街合理的区域进行规范安置。”(YMG记者邹春霞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