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走鬼问计会发布乱摆卖禁区
本站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9日 | 阅读次数: | |
来源:南方都市报 | 来源日期:2010-08-21 |
涵盖东风东等145条主干道、天河城等56个重点地区及49个亚运比赛场馆周边场所
流动商贩代表老刘推着他的走鬼单车进城管委的办公大院开问计会。
昨日,广州市城管委就《广州市流动商贩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问计市民商贩座谈会在20余家媒体见证下召开。通过南都征集的20名与会代表中有持相反意见的市民,有为自身出路呼吁的流动商贩也有反对“走鬼合法化”的商户,意见碰撞激烈,现场也出现了城管、流动商贩、正规商户互相谅解握手的和谐场面。会后,市城管委副主任孙金龙称,市民问计会“效果很好”,“报名来的人出乎意料”,他表示下周将继续召开专家问计会。委托南都继续邀请5名专家和律师,专家问计会将全程网络直播。
昨日的问计会,还典型地体现了治理与疏导并举。广州市城管委一方面为疏导走鬼就《广州市流动商贩管理暂行办法》虚心倾听意见,另一方面又在会上发布了《关于划定严禁乱摆卖区域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据此《通告》,从2010年8月20日起至12月31日,广州市145条主要道路、56个重点地区和49个亚运比赛场馆周边场所严禁乱摆卖。
现场
“我很留恋有西湖夜市时的广州”
问计会上多种观点激荡,市城管委领导感叹规范流动商贩是很复杂的系统工作
昨日问计会早上9点开始。广州市城管委副主任孙金龙的开场白十分明了:城管部门是来倾听意见的,对《暂行管理办法》有反对意见的,最好拿出解决办法,而不是否定一切,这样才有意义。尽管已开宗明义,但由于出席代表身份的多样性,两个小时的问计会还是出现多种观点碰撞。流动摊贩临时摆卖点选址、收费、经营时间等核心问题在一片争议和掌声中被反复讨论。
首个问题
走鬼合法化应不应该?
问计会报名者大致三类:流动商贩、正规商户、市民代表。海珠桥跳桥事件中推了跳桥人下去的赖健生老伯在消失一年后现身问计会现场,并第一个高调发言。
“我刚才跟旁边这位老兄聊,家里有没有田地,他说有,说做生意失败了才来广州找饭吃,我不是说找饭吃不对,但不能从别人荷包里找饭吃,”赖伯说,流动商贩相当于把正规商户的水源截断了,剥夺了别人的权利。激动处,他用手指敲着桌子说,“走鬼合法化,我不认为一定是正确的,这样使城管同志非常被动。”
“我不同意这位老先生说走鬼分了人家的水,”流动商贩代表老肖打断赖伯的话说,商贩来广州经营没有错误的,大家也是为图今后好的发展,留在老家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中国人都是一家人,广州人也可以到北京上海。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流动是没有发展的。
“流动商贩是一个城市最生动的体现,不能没有。”
“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要不要走鬼合法化的问题,而是该讨论怎么能更好地给走鬼出路的问题。”赖伯的观点也招致了不少市民代表的反对。问计会从“走鬼是否该合法化”的尖锐问题开始,渐渐进入规范流动摊贩操作层面的讨论。
摆卖时间
夜市能否像杭州那样放宽
“我是个资浅的走鬼,在广州只做了3个月,已经感触很深,”老肖接着发言说,他在南洲花园一带摆卖居家用品。“广州城管太负责任了,好像一天24小时上班,没发现哪里有漏洞呢。”他的一席话招来大家一片笑声,气氛开始有所缓和。老肖以前在杭州做正规商户,这方便了他对两地经营环境做出比较。
“我感觉杭州对流动商贩管理是比较松的,晚上6点以后,除了严控地方其他都相对放松,广州是不是也能在走鬼经营时间上放宽点?”
“非重点区域能不能放宽一点?特别是晚上,”另一位流动商贩代表陈方亮说,他在白云区黄石东路附近摆卖,附近有个夜市,三五百元一个月也能接受,但是夜市已经饱和根本进不去。
“我很留恋有西湖夜市那时候的广州,”有20年摆卖史的资深流动商贩老杨说。“开夜市,这个要记下,”孙金龙交代旁边的工作人员。
摆卖地点
“一证通”给走鬼更大自由
在别的代表发言过程中,赖伯总是忍不住举手。当他争取到第二个发言机会时,也引发了第二个焦点议题。“我的意思不是禁绝走鬼,只是我楼下摆个烧烤档,我能没意见吗?”他建议把走鬼档引到海印桥收费站附近的空地、大学城高速公路和高架桥下不影响交通和市民的地方。“白云区曾经开放流动商贩,结果太多流动商贩因为争地盘打架,派了30个城管才解决问题,不合算的”。
“高架桥下有车没人小贩怎么肯去?商贩最清楚哪些地方需要摆,城管划区域没人去的,”市民代表大学生李家杰称,经营区域、收费、经营时间等问题一定要征求流动商贩的意见。他称,比较可行的做法是给每个摊贩划定固定的摊位,让他们在全市流动,每个区域有不同摆卖时间和不同商品种类,工作人员每天巡查按天收费,商贩负责搞好清洁、遵守时间、摆卖商品种类等规定,这样可能会给商贩带来更多自由度,也给市民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好,李同学的话代表了我们走鬼的心声,”流动商贩代表老刘带头鼓起掌来。“统一一个证到一个部门统一办理统一收钱,让走鬼的流动范围更宽一些,”老刘提出,随便划个地方把走鬼赶过去,大家一定不适应,不同地区居民接受度也不一样。
“我要是流动商贩,就选北京路怎么办?”赖伯的声音很快被下一个发言人淹没。
摆卖收费
理顺利益链条才能执行下去
知名网友“巴索”的发言则围绕着费用问题。“最近广州几个临卖点试点已经公布,像荔湾南源街临卖点一天收费要15元,有的走鬼感觉价格不低,“收费方面最好还是要和利益人细致协商。”
流动商贩老肖忍不住插话,“在露天场所或跳蚤市场,收取10—30元一天,大多数走鬼还是能接受的。”“我不能接受,”老刘嘀咕着。
对这个问题,市民代表中山大学在读博士生陈晓运看得更透彻。他说,根据管理办法,流动商贩管理涉及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市、区、街道居委、小区四级系统,这里面肯定会有利益,譬如摊位费,新规定出来,谁获利、谁受损,或者谁获利多一点少一些,经费预算如何安排?这些搞不清楚能执行下去吗?“应该把利益摆上台面讲。”他建议城管委应该在出台费用标准前先理清利益格局,然后他又讲了技术层面7条合理化建议。
“我可能会邀请你来参与修改,”孙金龙听罢表示,很感动看到与会很多代表是有准备而来,甚至是逐条逐字提意见。“政府的运行成本,没有利润如何持续,太细致了,”孙金龙称,《暂行管理办法》注重的是总体平衡。“事情要能做下去一定是相互妥协,需要市民宽容,商贩自觉,城管也不愿意天天去打架啊。”
摆卖准入
门槛“高度”如何把握
话题讨论逐渐引向深入。问计会全程,城管部门基本是倾听不表态。孙金龙只主动抛出一个问题:如果当地人认为有钱赚也来做流动商贩怎么办?准入门槛这个“度”怎么把握?谁有高招?
报名时说不敢来,后来“豁出去”来问计会面对城管的资深流动商贩老杨,对这个话题深有感触。“走鬼也分好几等,花50元钱能把扣的东西领回来的拖车仔是富农,像我这样摆个桌,抓到一次罚200元的是中农,我旁边这兄弟摆个地摊,抓到一次罚500元的是贫农,”老杨说,他们口中俗称的“拖车仔”都不简单。他说自己在宝华路人民路都摆过摊,看到有些摊车底下都藏着大砍刀。“那能是做生意的走鬼吗?”老杨建议,城管部门要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流动商贩,对黑社会性质的要重拳打击,把机会给那些真正需要养家赚钱的失地农民弱势群体。
孙金龙说,城管部门摸查的结果是,流动商贩群体涉及100多种职业,摆卖涉及1000多种货品。“整治乱摆卖,新加坡从提出整治到实施花了6年时间,香港花了十几二十年才整到现在的状况,而广州就算经济水平达到香港、新加坡,还有一个极大不同是,香港新加坡户籍很难进入,”孙金龙深有感触地说,规范流动商贩确实是很复杂的系统工作。
花絮
三名正规商户代表怕起冲突中途离席
“正规商户倒成弱势群体了”
昨天,问计会11点钟准时结束,另一场小会还在等着城管委副主任孙金龙。原来,有三位中途离席的市民代表正在小会议室,要向孙金龙副主任倾吐心声。
“我们不敢在会上发言,但还想表达了呼声再走。”这三位市民代表是报名的正规商户。老邓拿出厚厚一摞资料和一沓照片说,“这是花都商业大街200多个正规商户的营业执照和我们拍下的商业大街走鬼猖獗严重影响交通的照片,我们是代表广大正规商户来的,”他解释说,他不想在会上发言,是怕把一场问计会变成争吵会。“现在搞得我们正规商户倒成了弱势群体了,”老邓说:“我们正规商户交那么多税,如果走鬼合法化,那么低成本我们都去走鬼了。”
孙主任问,“刚刚下发的严禁乱摆卖路段有没有你们的经营地?”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说,对于流动摊贩的管理可以反复征求意见,但是亚运当即,对于小贩的严控是没有征求意见就直接下发的,这就是对正规商户的保护。
“管不合法的最好,”老邓说。
“流动商贩怎么不合法了?”这时候流动商贩代表陈方亮突然从人群中冒出声音。
“流动商贩偷税漏税就是违法!”
“很多走鬼本来就是失业人员,我也想租个档口正规经营,没钱怎么办,我选择走鬼的原因就是为了积累创业基金,是没办法的选择。”陈方亮有点激动。
“有观点碰撞是好事,”孙主任忙着调解说,城管部门欢迎各方意见充分表达,“你们应该在会上表达的,不然很多媒体就错失了你们应该发出的声音了。”他称,考虑再邀请正规商户代表列席下周举行的专家问计会。
治
迎亚运
250个区域严禁乱摆卖
8月25日前以劝导教育为主,禁摆区外按旧政策执行
昨日的问计会,城管委一方面为“疏导”流动商贩倾听市民商贩意见,在会中发布了《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关于划定严禁乱摆卖区域的通告》(第1号)。根据《通告》,广州市145条主要道路、56个重点地区和49个亚运比赛场馆周边场所被列入严禁乱摆卖区,从2010年8月20日起至12月31日,严禁所有流动商贩乱摆卖。
乱摆卖禁区分三大部分
记者从通告中看到,本次划定的严禁乱摆卖区域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是145条主要道路,如吉祥路、东风路、中山路、广州大道、江南西路、南岸路、芳村大道、天河路、体育东路、机场路、大沙东路、迎宾大道、迎宾路、港前大道、科学大道等,覆盖广州全市十区,不涉及增城、从化辖内道路。
外国客人集中的49个亚运比赛场馆周边场所,自然也严禁乱摆卖,包括广东奥林匹克游泳跳水馆、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广东体育馆、天河体育场、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区体育场、越秀山体育场、广州马术比赛场(从化)、南沙体育馆、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花都体育场、黄埔体育中心体育场、海珠体育馆、增城荔城龙舟比赛场、番禺英东体育场等周边。
同时被纳入“禁区”的还有56个重点地区,主要是人流量较大的一些热点购物区、车站、旅游休闲广场等,二沙岛、北京路商业步行街、中山纪念堂、广州火车站、省客运站、琶洲会展中心、沙面地区、陈家祠广场、天河城广场、正佳广场、广州购书中心、中信广场、白云新城、广州大学城等均榜上有名。
8月25日前以劝导教育为主
“8月25日前先以劝导教育为主,”孙金龙称,接下来会不断加大路面巡查人力,严禁乱摆卖区域将一直管控到年底。
这是否意味着走鬼可以流向严禁区以外的其他路段呢?“禁摆区外其他路段将按照从前政策执行,”孙金龙称,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小街小巷规范管理原则执行力度不减。
疏
《暂行办法》
最快亚运前出台
城管委称,广州市法制办、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介入
《广州市流动商贩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本月中旬悄悄出现在广州市城管委的网站上并开始网上征求意见。截至17日,网上征求意见结束。结果显示,8成市民赞成给流动商贩合法出路,2成市民(主要是正规商户)反对。上周,广州市城管委以座谈会的方式就《暂行办法》征求媒体意见,昨日,继续问计市民和流动商贩。
背景:成立城管委从执法走向管理
广州市城管委副主任孙金龙在昨天的开场白中称,过去他们叫“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治理乱摆卖是城管203项执法任务之一。去年大部制改革成立“城管委”,将单纯执法提升到管理层面,将整治乱摆卖问题提升到法律体制框架下,这也是出台《暂行办法》的背景。此外,广州的马路经济是流动商贩支撑起来的,据说当年1/5的广州人都有小贩经历,后来超市的出现挤占了流动商贩的生存空间。从香港等更发达地区经验看,流动商贩从流动到固定,从分散到集中,从无证到有证,从产业链角度看,力证该产业一定要升级改造,而现在也到了该整顿找出路的时候。
孙金龙称,《暂行办法》出台过程由来已久,光“无证流动商贩(简称流动商贩)”这个定性就从明朝的字典查到现在,课题启动调研历时一年时间,通过网上征求意见,为谨慎起见,还召开媒体、市民座谈会,下周则将继续向专家学者问计,最后经过相关法律流程才能出台。
有媒体质疑这样的繁琐流程是否会影响出台效率?“不需要1年时间,”孙金龙称,目前法制办、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都已介入出台过程,“亚运会前有希望(出台),亚运会后不久就会出台。”
现状:全市四个试点不想过早发布
自从《暂行办法》网上征求意见以来,荔湾区、萝岗区、天河区被媒体相继爆出4个流动商贩临时摆卖点试点。会上,孙金龙拿着收集的报纸一一列举说,其实城管部门不想过早发布试点。“地点一旦公布,可能会有大量流动商贩瞬间拥入以致爆棚,”他称,试点之初议论过多可能就会导致新生事物的夭折。
会上,当他听到市民反映荔湾区新试点有流动商贩反映日交15元太贵赚不到钱的声音时,他十分重视,希望找到当事人了解情况。“截至目前我还没听到任何关于试点的负面投诉,”据他了解,广州市这个针对流动商贩出台的《暂行办法》在全国属首例,“广州城管又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期间涉及的矛盾利益复杂,”会后,他特别呼吁媒体给与全市四个试点一些成长时间空间。
目标:要把临时摆卖点建成特色街市
孙金龙透露,亚运会期间,广州市9区(不包括增城),将建成10条美食街。分别是越秀区禺山路至惠福东路休闲美食长廊;海珠区太古仓滨水美食区;荔湾区沙面异域风情美食区;天河区体育东商务美食街;白云区白云大道美食长廊;黄埔区丰乐北美食街;喜立登(花都)饮食风情街;番禺大道北美食区;南沙区十九涌海鲜美食街;萝岗美食街;从化温泉美食街。
他称,此次整治流动商贩乱摆卖的远期目标,就是把流动商贩临时摆卖点建成像美食街一样的特色品牌街市。
记者观察
“严禁”路段中除了东风东路、广州大道等主干道外,人民南路、先烈东路等流动商贩活跃路段也赫然在列。广园快速路、车陂路、黄石路、石化路等相对偏远的路段亦在严禁之列。
南都记者就此《通告》询问现场出席会议的流动商贩,他们称绝大多数的摆卖点都在严控区内。“这样一发布广州市几乎没有走鬼的藏身之处了,”在沿江路一带摆卖的老刘准备用“躲猫猫”的方式再跟城管周旋一阵。“中午12点至下午2点半城管不上班我就摆,下午5点半城管下班后会松点还是有机会摆,就是下午3个小时比较难熬,有个办法,城管车来了往公交站牌后面一躲就看不见了,城管车要是从东边来,就往西边跑。”据说,因为广州开亚运会“严打”,已经有不少流动商贩决定先回老家避风头,明年再来。
“亚运前整治我们是谅解的,但是要及早给出流动商贩出路才是,‘堵’是一时的,绝对不是上策,”流动商贩代表老肖说。
它山之石
香港小贩持牌成立协会
一是在传统街区和有条件的经营者聚集地,设立小贩经营专区,限定时段、限定品种经营,同时在固定的公共街市设立专用摊位,接纳流动摊贩转移营业;二是针对不同经营品种对环境的影响,明确规定街头摊贩经营品种;三是允许持牌小摊贩成立行业协会,发挥其自我管理的功能,政府通过与行业协会的沟通、协商、谈判,避免在管理中与摊贩直接发生冲突。
新加坡全国建起125个小贩中心
新加坡的小摊贩总数有近5万家,约16000个摊位,遍布于全国125个小贩中心内,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定点经营、集中管理。如今,在新加坡,小贩中心不但提供了地道的狮城美食,还提供中国、马来西亚、印度、日本等国的美食,俨然成为新加坡各阶层聚会交流、联络感情的场所。
此外,政府向街头摊贩免费提供了诸如货摊等设备、以及自来水、电和垃圾收集处理等服务。
采写:南都记者 裘萍 南方日报记者 胡良光 实习生 侯玉莹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 裘萍 实习生 谭思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