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示范性扶持2000青年创业
本站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5日 | 阅读次数: | |
来源:南方农村报 | 来源日期:2009-05-06 |
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一镇一青年一项目”全省发放将超过一亿元
4月28日,广东团省委、省农村信用联社、省扶贫办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广东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的通知”,计划今年在全省发放超过一亿元的小额贷款扶持资金,专项扶持农村青年创业。
据省团委农青部黎元宇科长介绍,该政策亮点在于“一镇一青年一项目”的目标,届时,全省将有2000名优秀农村青年及2000个优质创业贷款项目得到扶持。
据悉,团省委的文件已经开始下发各地,要求各地级市必须于5月15日前把本地区实施方案上报,每个乡镇都要推荐3-5名的备选名单。这意味着,省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的扶持政策即将在全省1500多个乡镇全面铺开。
免抵押低利率
贷款门槛降低
此前,省内各地“先行先试”的步伐已经启动。3月13日,佛山高明启动农村青年创业贷款项目,当日两位更合镇农村青年分别签订2万元、5万元贷款协议。4月17日,肇庆启动3000万元农村青年创业贴息贷款。
5月3日,拿到贷款的高明区养殖户梁国华对南方农村报记者表示,“帮助很大!”。34岁的梁国华在高明区更合镇有两个养鸡场。其中一个正是依靠今年3月份取得的创业贷款建立起来的,当地农信社给了他5万元的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属于该类贷款金额最高一档。“如果没有这5万元贷款,找钱很痛苦。”
梁国华对这笔贷款的满意与此前申请贷款的痛苦记忆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前没有抵押、担保,很难贷到!”而这次贷款,梁觉得很简单。“他们要求担保人,我把我舅舅拉过来”。
据了解,高明区18—40周岁并具有当地农村常住户口的居民,在符合农信社条件后,都可向所在镇团委申请最高5万元的贷款,贷款期限最长三年。贷款申请经过镇、区团委两级审核通过后,再送往当地农信社,正常10天内就可以放款。
据高明区团委宣传部副部长潘胜雄介绍,当地农村青年创业贷款最大的亮点正是担保门槛的降低——不用抵押担保,只要有担保人就可以了。对于担保人的要求,高明区农信社的管理办法这样规定:“高明区辖范围内的自然人,具有稳定、合法的收入来源,且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和足够的代偿能力。”
在肇庆市农信社的管理办法中,对当地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同样仅要求“有代偿能力的人”作为担保人。 除了担保要求,同时降低的还有贷款利率。张志伟表示,涉农贷款的利率一般都会有所上浮。但本次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利率按照央行同档同期基准利率执行。据了解,肇庆农信社也做了基准利率的优惠。
团省委即将在全省铺开的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联合农信社给予了贷款利率最高可按基准下浮10%的优惠。
两部门齐把关
效率决定速度
虽然相比其他贷款有上述的优惠,但是高明区的农村青年创业贷款推出后并没有引起当地太大的反应。
截至目前,高明区团委总共向农信社递交了12个申请。而在高明的荷城街道办,团委负责人黎勇芳告诉记者,该街道办共收到8户申请,“已经不少了”,黎笑着说。
潘胜雄估计,高明区农村青年中,想创业的应该占到三四成,“要是有贴息,申请的人肯定会多很多。”
与高明不同的是,肇庆的贷款项目争取到了财政贴息的支持,该市计划每年投入100万元的专项资金贴息。虽然目前仍未确切掌握到申请数量,但该市团委办公室主任陈志忠表示,当地农村青年对贷款很有兴趣。
与贴息直接相关的,则是两地农信社截然不同的看法。
高明农信社张志伟告诉记者,团委只是负责推荐,不涉及贴息及代偿等问题,其审核推荐“参考意义多于实际意义”。团委目前推荐的青年有不少并不符合农信社的要求,甚至有在银行征信系统有不良记录的也获得推荐,两部门间急需沟通。
而肇庆农信社信贷部经理黄永滔则认为,由于贷款是由政府进行贴息的,资源有限,政府会比较严格审核申请人员。“团委要严格把好关,控制风险。”
据了解,2006年肇庆分别在封开、德庆实施了相似的贷款扶持政策,由于团委对封开的把关严谨,而对德庆比较宽松,结果名单送到农信社,封开的放款速度比德庆的快很多。肇庆团委的陈志忠印证了农信社的说法,但表明了政府与银行在考量该问题时角度不同。
扶持从助跑开始
还是帮临门一脚
5月4日,高明团委潘胜雄拿着一张更合镇创办木炭厂的申请,告诉记者,更合镇林业丰富,这样的申请就比较容易通过。
当地农信社显然有更加量化的审核标准。在高明区农信社的管理办法中,规定了借款人必须自愿从事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自筹资金不低于项目资金的30%。借款人必须在该社开立结算账户,这样,农信社就可以清楚地检查该项比例是否符合。
“不是团委认为优秀的,我们都能批,双方都有着良好的初衷想促进当地农村青年创业,但是作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始终是首要的。”张志伟说。
而在肇庆,农信社的规定相对模糊一些,在《肇庆市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行动方案》中,贷款对象要求是“在农村已经有一定的种植或养殖基础”的农村青年。
肇庆农信社的黄永滔坦率告诉记者,该类贷款肯定要看重申请者的创业基础。从农信社的角度上,他们更希望这样的贷款是用于经营中的流动资金周转,或是扩大规模。“形象地说,我们更希望贷款是帮助创业者们完成临门一脚。”黄永滔告诉记者。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张乐柱教授认为,该项政策具有积极意义,要鼓励尝试。农村金融对金融的需求很大,贷款需求也是多层次的,不可能一种金融产品、一个政策解决所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