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北滘流动小贩在便民市场找到“归宿”
本站发布时间:2010年01月27日 | 阅读次数: | |
来源:珠江商报 | 来源日期:2010-01-04 |
北滘尝试流动摊贩定点管理模式,出现“投诉减少、环境变好”的喜人局面
本报讯记者王世彪报道:对于城市流动摊贩,是堵还是疏,是简单驱赶还是规范管理,流动摊贩管理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题。2009年5月,北滘镇设立便民市场,首次尝试流动摊贩定点经营管理模式。半年来,城市卫生环境明显改善,小贩和城管队员也由对立转为合作,开创出城市管理的新局面。
流动摊贩终有“家”可归
在北滘工业园新业四路,每晚7点开始就格外热闹起来。各种食品、杂货摊档按照划好的线位一字排开,三三两两的工人光顾其中,或宵夜,或购买鞋子、衣服等商品。马路上,大巴、货车有序经过,畅通无阻。
大半年前,这里每到夜晚都是一片混乱。摊档为抢生意纷纷摆上马路中央,过往的大巴、货车难以通行猛按喇叭,顺德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北滘分局几乎每月都会接到附近工厂、市民的投诉。而当城管队员前去处理时,小贩们四处躲避,但城管队员前脚刚走,小贩们随后又到,两者冲突不断。
为彻底改变这一现象,北滘分局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于2009年5月设立便民市场,以规范小贩摆卖行为。北滘分局相关负责人梁键荘介绍说,根据准入协议,小贩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内规范摆摊经营,并交纳一定费用给中介机构,由其负责管理,维护市场的环境卫生、交通安全以及食品卫生。“这样既实现了有效管理,又给了小贩生存空间,增加了就业,达到了多赢局面”。据悉,目前已有20户档主在这里定点经营。
投诉减少 环境变好
从“走鬼”到固定摆摊,小贩们很珍惜来之不易的经营机会。他们不再将摊档摆向路中央,也自觉将经营丢弃的垃圾等处理干净。梁键荘说,便民市场开设后,执法分局再也没有收到附近工厂的投诉,也没有接到一宗食品安全投诉电话,新业四路的脏、乱、差的卫生环境大有改观。
“划线经营后,钱是赚得少一些,但心里踏实多了,看见城管也不用东躲西藏了”,定点经营后老谢夫妇说,现在遇见巡视的城管队员,大家都会主动打招呼。梁键荘也表示,设立便民市场后,城管与小贩经过多次协商、座谈,执法队员和小贩也从对立转为合作。他告诉记者,以前老谢夫妇一见到他掉头就走,现在还不时打电话给他,咨询做生意的事。
管理新路仍待探索
据了解,北滘实行流动摊贩定点经营模式尚处在试点阶段。目前,只有新业四路设有便民市场,且规模较小。为进一步探索积累经验,记者日前从北滘分局获悉,该镇党委政府将划出一片6000多平方米的规划用地,用来建立更大规模的便民市场,以便将更多的流动摊贩纳入市场管理范畴。
“小贩问题是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不是靠一个部门的力量就能解决的”。梁健荘表示,这涉及治安、交通安全、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诸多问题,需要各方协力建立联动机制,才能有效缓解。
——相关新闻——
放弃休息换来群众舒心
据初步统计,元旦两天,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容桂分局共处理投诉及违章129宗。
新年伊始,除了容桂街道以及相关部门为广大市民安排的“2010年容桂新年文艺晚会”、“海信科龙杯”元旦长跑竞赛、“2009年全国慢投垒球锦标赛”、“容桂东部新区规划展”等大型活动外,各大商场超市也抓紧时机举办促销活动。
为履行承诺,元旦期间,无论是容桂城区繁华的凤祥路商业街、天佑城,还是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华新路、旅客云集的容桂客运站,每个角落都能看到执法人员疏导和管治流动摆卖摊贩、监督垃圾清理、维护交通运输秩序、处理噪声投诉以及巡查路灯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