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自雇动力网 >> 自雇实践 >> 新鲜门路 >> 浏览文章 文章排行榜

草根翻译:“全民知识生产运动”在线中……

字体大小:    

摘要:据统计,互联网世界80%的资讯都是英文,中文内容无论在数量、质量、深度方面与国外相比都有巨大的落差。而弥补这一深深的鸿沟,不是任何一家专业机构所能完成的。

 

点击浏览下一页

译言网站的全体成员。

点击浏览下一页

经济学人杂志和中文论坛签的法律协议。

点击浏览下一页

译言网站成员正在工作。

点击浏览下一页

译言网站的办公室细节。


   
据统计,互联网世界80%的资讯都是英文,中文内容无论在数量、质量、深度方面与国外相比都有巨大的落差。而弥补这一深深的鸿沟,不是任何一家专业机构所能完成的。一个网友志愿参与翻译的“全民知识生产运动”在中国渐渐浮出水面。译言、经济学人中文论坛、TED中国粉丝团等网站,每天集合大量的志愿翻译者,翻译国外的报刊、网站,与相同爱好的人一起分享。他们对版权问题的重视和解决方法,也使这种“草根翻译”行为日益走上正轨。
    “卫报中文”小组就有750多个成员
   
作家余华惊讶地发现,自己发表在英国卫报的文章,十几个小时后其中文版就出现在了中国一家叫译言的网站上。“北京男孩和西北女孩,他们梦想之间的差距,让人恍惚觉得一个生活在今天的欧洲,另一个生活在四百多年前的欧洲。”这篇名为《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的文章,在短短几天内被无数中文博客和论坛转载。
    5 月18日,英国各大媒体报道了一则消息:英国《卫报》和中国一个社区翻译网站译言网( ht t p://w w w .yeeyan.com
)合作,正式推出《卫报》中文版。由网民志愿者自发翻译,操刀一份西方大报的中文版,这在全球都属首次,引发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卫报》副主编伊恩·凯兹表示,这样做的原因是“翻译是理解的桥梁”。
    同一天,译言创始人之一赵嘉敏在“译言日记”中写道:“回首这一年多的路程,心情竟出乎意料地平静。也许期待得太久、准备得太久。”
    2008
年2月,英国《卫报》筹划落地中国。《卫报》负责人找到翻译志愿者活跃的译言,最初只是想尝试将他们当作外包翻译。赵嘉敏回忆:“做了三周测试。我们在社区里找了5-10个译者,每天翻译五篇文章。《卫报》方对质量和效率感觉比较满意。”到今年5月,双方正式签下合作协议。
    另一著名中文社区翻译网站“《经济学人》中文论坛”(http://w w w
.ecocn.org/bbs/)在翻译了近8000篇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文章之后,在今年初也终于与《经济学人》签下法律协议,获得合法翻译权力。这份协议允许《经济学人》中文论坛的自发翻译行为,但表示“未对其翻译内容进行任何审阅查对”,并“对所有英文内容保留一切权利”。
    对此,经济学人集团亚太区负责人亨利·卢克对C N
N表示:“我们选择看得更长远,它(中文论坛)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一个平台,否则他们将完全无法接触到《经济学人》的内容。”对此,C N
N的分析认为,“一些媒体企业将这种志愿翻译者的努力视为是在培育未来市场。有一天当他们可以落地中国时,中国读者或许就会出钱购买。”
    但对中国的翻译者们而言,他们在乎的是磨练自己的英语技能和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资讯。
    6月17日,凌晨6点,译言网编辑准时将刚上线几小时的《卫报》英文版推荐选题发到“卫报中文小组”讨论区。几个小时内,待译文章被志愿者们一分而光。
    与中国相关的新闻往往是比较受欢迎的,认领和翻译的速度都很快。最早上线的一篇译文是8点50分,网友iD
o98翻译的新闻《北京风暴来袭 乌云盖日》上线;10点05分,开心果果翻译的《中国酝酿首部动物福利法》上线;12点14分,zhaoxin87翻译的《绿坝软件不再强制安装》上线;下午2点40
分,《伊朗民众抗议持续升温》上线。“很多时候译者自己到卫报网站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文章,编辑还没推荐他们就翻译好放上来了,比我们都快。”赵嘉敏说。
   
在这些文章正式上线之前,必须先经过译言责编的一系列加工:首先对文章的格式、字体进行统一调整和校对,通过“眉批”功能指出翻译中的错误和不通顺之处,然后进行修正;修正之后的译文才最终出现在《卫报》中文版上。此外,《卫报》方面还有专人负责监控中文版的翻译质量。
    目前“卫报中文”小组有750多个成员,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增加,译文数量已经达到近2000篇。
    22
岁的“麦芽糖”是一名天津工业大学新闻学专业大三的学生,但她已经是译言“大学士”等级的资深译者,担任4个版的版主和3个版的专栏译者,最近更是被译言聘为兼职编辑。自称“宅女”的麦芽糖每天至少有三个小时泡在译言上,翻译了大量新闻、评论等文章。以至于现在外出逛街心里也会有牵挂,觉得自己应该上网看看,出门也要开着手机M
SN。
   
“我喜欢和别人分享的快乐”,麦芽糖说,她目前负责译言的“外媒引进计划”,组织200多名成员翻译与译言合作的《连线》杂志。“外媒是一个看世界的窗口。就像MIT
(麻省理工)的公开教程一样,让有益的信息能够无障碍地传播和共享,蛮有意义的。当然要建立在尊重对方版权的基础之上”。
   
“80后是共享精神很强的一代人,这也是互联网的精神所在”,《经济学人》中文论坛的负责人施轶说。在《经济学人》中文论坛活跃着四五十名志愿者,他们参与翻译和讨论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其中绝大部分都是80后的年轻人。他们在线下也组织活动,成为朋友。甚至一位成员的肾病就是在另一位身为医生的成员帮助下得到治疗的,参加论坛“救了他一命”。
   
“草根翻译的出现是一种进步,说明中国懂外语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从非专业和非功利的角度来对外国有意义和有趣的东西进行翻译,这是一种共享精神,一种利他精神。”专门从事诗歌翻译和研究的中国现代文学馆秘书长北塔认为,这种翻译的出现,是对专业翻译的一种补充,在快速交流信息方面意义深远。
    从翻译开始,学习英语,学习新闻
    不久前,译言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占用户比例最大的是大学生,占30%多。此外还包括外企白领、老师、自由职业者和工程师。这些自称为Y
eeyaner(译言人)的志愿者年龄都集中在25-35岁之间。在“参与翻译是否以物质回报为目的?”一栏中,90%多的人都选择了“否”。“我只想翻译自己感兴趣和有价值的东西,从来没有想要什么报酬。”75岁的王世杰大概是译言年龄最大的用户。作为东华大学的退休教授,王世杰的本业是机械设计,但晚年醉心于做英译。他将《古文观止》、《聊斋》、《岳阳楼记》、朱自清散文等诗歌文章翻译为英文。让很多译言人关注的是他将《红楼梦》32回林黛玉自悲自叹的一段翻成了英文并引发了讨论。他的话代表了这些志愿者的心态。
    对此,T ED中国粉丝团创始人TonyY
et告诉记者,源于个人兴趣和灵感的激励去进行的翻译,在国外被称为Socialtranslation(协作翻译或社会化翻译),其目的与物质回报无关。Tony翻译了大量TED的演讲,“交流和学习获得的快乐,是你通过赚钱无法得到的。”
    23岁的T onyY et是中山大学英语翻译专业大四的学生,2008年8月他萌生了将T ED翻译成中文的念头。T
ED是一个启人心智的公益演讲组织,25年前在美国成立,演讲内容涵盖科学、艺术、政治、全球性问题等等,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维基百科创始人等有影响力的人物都曾到场演讲。
    “国外有很多类似T
ED的公益网站,传达的观念和知识让我很受启发。但我做了一番对比后,发现中国大陆或中文网站在这个领域几乎是空白。我就决定,至少要通过翻译把他们的理念带来中国,向其他人分享。”目前T
E D中国粉丝团有十多个志愿者,人虽然不多,但大家的翻译热情很高。
   
赵嘉敏告诉记者,译言拥有注册用户8万多,数量不算大,但都是对内容有贡献的。有的参与翻译,有的专做“挑刺”的,对译文的错误进行眉批点评。目前译言有40万左右的阅读受众面,页面访问量过300万,每天更新译文篇目超过100篇。
   
参与翻译的志愿者的想法多样,“有的为提高英语水平,有的想为信息交流出力,有的寻找志同道合者分享”。有些网友的义务付出得到了意外的回报,比如,麦芽糖的翻译被一家出版公司看中,找上门来邀请她翻译一套国外漫画《珍珠猪》并出版。
   
《经济学人》中文论坛比较特别的成员是一些财经媒体的记者,他们视翻译为获取信息和提高自己报道采写能力的途径。著名媒体人安替在《新新闻人自学手册》里就将《经济学人》列为新闻记者要学习的头一号对象,从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开始,“这样就能把它的那种冷静、稳重的风格自然地部分转移到我的笔中。这一招很好,很多出色的年轻新闻人都是靠学习翻译优秀英文杂志开始自己的风格的。”
    600多位志愿者翻译了10万字的手册发放灾区
   
2006年7月,三位在美国硅谷的工程师,清华大学校友赵嘉敏、张雷和赵恺,产生了做翻译网站的念头。张雷说:“我们从互联网上读了那么多有关创业的文章,为什么不把这些内容翻译成中文,分享给国内有兴趣的读者呢?”
   
最初出现的是一个叫“言多必得”的博客。8月中旬,张雷和赵嘉敏合作翻译了《连线》主编克里斯·安德森里程碑式的长文《长尾》,比国内出版《长尾理论》早了四个月。
   
“言多必得”上第一篇“跑调”的译文是张雷翻译的《复发型和扩散型乳腺癌》。张雷的父亲是患淋巴癌去世的。张雷一直认为,如果能够早些接触西方在淋巴癌治疗上的一些信息,那么父亲跟家人在一起的日子也许会长很多。因此,当看到一个网友在网上为患乳腺癌的母亲求助的时候,他连夜翻译了这篇网上的文章。
   
后来,张雷又翻译了《这不是不治之症———简介淋巴癌》,并在译者的话中写道:“淋巴癌在十年前夺走了我最亲爱的父亲。今天,对比一下互联网上中、英文淋巴癌的相关资料,发现内容的质量、数量、深度上还有很大差距。这也是我开始做译言的原动力之一。”这篇关于淋巴癌的译文,为许多患者及其亲友带去了希望,成为译言上阅读数和评论数最多的文章之一。
    2006年12月10日,由于博客的框架太小无法容纳越来越多的用户和译文,译言网站正式上线。
   
麦芽糖是2008年5·12地震后进入译言的。她在和菜头的博客上看到一条信息:一个叫译言的网站正组织一项公益活动,翻译抗震救灾的资料,需要志愿者。麦芽糖想都没想就申请加入了。
   
她翻译的第一篇文章是关注灾后心理健康的《劫后余生》:“如果你不幸经历了一场浩劫,却万幸生存了下来。你要如何面对这场劫难给你带来的心理阴影?”随后麦芽糖又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协作翻译《灾民安置手册》、《地震搜救手册》、灾后心理康复资料等。在短短一周之内,600余位志愿者通过协作翻译、互相校对,完成了10万字的翻译,最后汇集成《地震安全手册》出版,免费发放灾区。
    “中国国内很少有这些如何应对灾难的资料,我们的抗震救灾手册起到了很大的帮助”,麦芽糖心里充满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据统计,互联网世界80%的资讯都是英文,中文内容无论在数量、质量、深度与国外相比都有巨大的落差。而弥补这一深深的鸿沟,不是任何专业机构所能完成的。一个网友志愿参与翻译的“全民知识生产运动”渐渐浮出水面。
   
填补巨大的信息鸿沟,同时也意味着增进对外界的认知。在译言“卫报中文”的首页,一篇名为《是敌是友?东西方认知的碰撞》的文章长期置顶。弥合中西差异,寻找对中国有价值的内容是译言做“卫报中文”的初衷。
   
译言创始人之一张雷在《为什么译言要进行〈卫报〉翻译?》一文中写道:“2008年见证了中国民众与西方媒体之间前所未有的碰撞。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碰撞的背后是中西方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这种理解上的差异有可能将我们引入更危险的地带。而避免这种鸿沟进一步扩大的唯一途径,恰恰是认识和揭示其存在。这正是译言社区的译者们通过协作翻译可以做到的。”
    欢迎大家来找茬,建立一个网上“译场”
    2006 年,从广州到北京投考北师大研究生的nEo创立了《经济学人》中文论坛。最初nE
o为了提高考研英语成绩而阅读了几百篇《经济学人》文章,随即爱上这本杂志的风格:“一个字,‘牛’。文笔犀利而幽默,叙述朴实简洁、用词准确。”他甚至爆出一句很幽默的话:“古语有言:‘看一本《经济学人》胜过北师大读书四年。’”
    39岁的保险代理人施轶是在英国留学期间迷上《经济学人》杂志,回国后成为《经济学人》中文论坛的第一批成员。nEo因为工作原因退出后施轶成为论坛负责人。
   
论坛目前有近6万注册用户。每周礼拜五凌晨一点《经济学人》杂志英文版上线。施轶立刻主持将选题发到论坛,由成员来认领文章。上一期的专题讲欧美各国的银行体系,篇篇都是精品,施轶发动会员协作翻译,“三天之内该翻的都翻出来了。”论坛设有专门的讨论区,志愿者会为一两句话的翻译在里面展开热烈的讨论,一个翻译问题在十几个讨论帖后都能解决,加上译稿有专门的小组做审改,以保证译文质量。
   
在译言,译文质量是通过一个叫“眉批找茬”的功能实现的。每个用户可以对别人的译文挑刺批注,最后使译文臻于圆满。也有上来专门挑刺不翻译的人“能挑错的,一般都水平非常高。”用户Lawrence最早在博客上写文章,说译言的有些文章翻译实在不可恭维,赵嘉敏就跑到他的博客去留言,请他给译者文章挑错。“他水平相当高。那段时间译言上的人都知道有一个专门挑错的‘劳大牛’,实际上他姓李。”
   
75岁的译言用户王世杰在将《红楼梦》的一段翻译成英语时,获得了网友的指点。有“素日来”一词,王世杰把它译成usually,一位女网友指出“素日来”是总是如此的意思,她建议改用always。
   
这种协作和互评机制是否能产生高质量的翻译?施轶认为,这些年轻人的智慧可能胜过外研社的老翻译家。“现在资讯发达,学习途径很多。人的智商都越来越高,年轻人的翻译水平是不可估量的。唯一缺陷可能是浮躁”。
   
翻译家北塔认为,中国古代的翻译就有“翻译译场”的概念。例如唐代佛经的翻译,它就是在译场中进行的,很多高僧聚在一起翻译,相互进行讨论和批评,才使得我们看到了很多唐代的很好的佛经译本。“我觉得很有必要去在虚拟的世界中建立一个‘网上译场’,让大家去发言,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保证翻译质量。”
   
让赵嘉敏真正领略到协作有多大的力量,是在翻译凯文·凯利的著作《失控》时。这是一本关于机器、系统、生物和社会的“大部头”《黑客帝国》的导演曾经要求他的每个演员都要读的一本书,“到目前为止我见过的所有翻译作品里最难的。”2008年5月,译言从凯文·凯利的代理人那里拿到了版权,开始翻译。
   
考虑到书的内容艰深,赵嘉敏最初找了一位本科学数学,博士学哲学,水平很高的译者,但6个月后才完成了四分之一不到。到了12月,赵嘉敏只好决定将书稿放到译言社区,新招募了8个译者,每人分一部分,用维基平台的方式协作翻译。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9人协作下,仅仅一个月初稿就完成了。春节后译者开始自校互校,又由专人梳理了一遍,到3月底全部完工。
   
更有意思的是,不同背景的译者带来了超出预期的效果:他们有学生物的、有学计算机的、有学纯文学、有学英语翻译的,每个译者几乎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搞生物的跑到其他人的章节去做批注,说这个知识点是什么,那个知识点是什么。一位译者列出书中所有的关键词并阐释,另一个译者则把书中涉及的300多人全部梳理出来,做了背景资料。单凭一个译者很难想象能够做出这些东西。
   
赵嘉敏说,翻译《失控》使他真正意识到协作是非常有效率的一种方式,个人的力量无法与之相比。巧合的是,“《失控》所讲的,正是一种通过广泛的社会化协作,自底向上的推动力量。而《失控》协作翻译本身,也正是一个绝好的例子。”
   
新星出版社副社长刘刚很看好这种协作方式在出版领域的价值。他们与译言合作,出版“东西文库”系列图书,《失控》是其中一本。“网络集合了不同领域的人的智慧,而且大家都很有热情,这是协作翻译特别迷人的地方。我们正在摸索如何将这个巨大的资源与传统出版对接。”
    “w eb2.0
使得网络能够成为公众发挥智慧的平台,知识有可能进入全民生产的状态,即整个社会的知识生产。”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喻国明认为,这种类似“维基百科”的生产方式,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最充分地集合了群体的资源和力量,由全社会共同完成。
    没有商业化,就难有专业化
    多位翻译者表示,做这项工作没有考虑物质回报。然而社区网站的管理者认为,完全没有物质回报,无法让译者的热情持续。
   
施轶和他的伙伴都是义务为《经济学人》中文论坛工作,技术维护也是由学计算机的在校大学生义务帮忙。维护服务器一年大概需要四五千块,每年施轶在论坛里采取募捐的形式,大家根据自愿原则筹款。
   
“我的理想就是适度商业化,不是为了挣钱,而是有了一定经济来源后,可以留住一些翻译水平高的人。”施轶承认,仅凭爱好,志愿者的热情很难维持长久。“商业化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专业化。”
   
“商业化不是好不好的问题,是必须的问题。至少要能够维持网站良性运转下去。”赵嘉敏一开始就打算译言走商业化的路子,实现自己的造血功能。他说平均每个译者的活跃期是3-6个月,之后贡献就逐渐减少,离开,有人考上研究生就走了,有的换了工作也就不来了。“要让译者专业化,水平能提高又能留下来,必须商业化。”
   
一个反面的例子是维基百科。在全球一个月的访问用户就达到五千多万的维基百科,影响力和声望毋庸置疑,然而目前它只能依靠募捐来维持生计。赵嘉敏认为这并非长久之计。
   
赵嘉敏正在积极推动译言的商业化。目前主要的两个项目,一是与卫报合作,每个月卫报会提供一点固定的服务费,用赵嘉敏的话来说“比较微薄”。看未来的情况,译言和卫报有广告分成的协议。用这个费用,译言已经开始向译者提供少量的翻译报酬,第一个月用于付酬的有5000元人民币。此外,则是对国内媒体的内容销售。
   
无论是译言还是经济学人中文论坛,对于图书翻译的利润都不是非常乐观。“周期长,利润薄,翻译费低”是中国引进版图书翻译质量一直受批评的原因。对译言来说,商业化的道路刚刚起步还很漫长。施轶则寄望于与《经济学人》杂志的进一步合作。“说实话,我们都是做内容的,对商业经营一窍不通,只能希望有另一批人来做市场。”
   
商业化的前提是版权的合法。中国翻译西方影视剧的字幕组就是因为实际上的侵权备受诟病,译言、《经济学人》中文论坛等网站则充分注意到了版权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赵嘉敏表示,他们遵循网络版权CC协议,并尽量联系原作者取得授权。他承认这一块存在一些灰色地带,他们正在努力避免:“很多文章是由用户自己翻译提交上来的,无法全部进行监控。如果一旦原作者有版权要求我们肯定会撤下来。我们充分尊重原作者版权,这也是我们现在努力找授权内容的原因。比如跟读写网、卫报和《连线杂志》的合作,并且推动‘外媒引入计划’。越往后我们会越来越强化版权这块,获得更多授权内容。”
    赵嘉敏表示,涉及商业化的部分他们都争取获得授权,对《译言精选》这样的出版计划,他们需要与每个原作者取得联系并付稿酬。
    施轶在去年通过EMAIL联系到《经济学人》杂志,并借《经济学人》主编来京之机与他进行了长谈,获得对方认可。“我感觉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懂得和重视版权问题,我的伙伴都支持这种获得合法授权的努力。”
    而译言开始面对的另一项工作,是保护自己译者的翻译版权。4月,译者L .R evolu-tion写信向张雷投诉,自己在译言发表的译文《曼哈顿的尾巴》出现在一家著名媒体的官方网站上,几乎就是原版复制,而作者竟然被替换成了一个叫苏菲的人。L
.R evolu-tion称:“我希望译言可以出面为此交涉,维护我以及译言的权利。”
   
“这样的情况非常多”,赵嘉敏说,一个译者曾经统计,他的一篇译文被各大网站转载,在搜索引擎上查到6万多个网页,只有5000多个标明出自译言,标明作者名的就更少。5月,译言为此专门开通了“转载通知系统”和“转载举报信箱”,接受用户投诉,协助维权。
    “《失控》让我一下子明白,为什么不能深入挖掘‘协作’的价值呢?”赵嘉敏坚定地认为,译言的商业化前景将来自一种变革性的社会力量:群体的协作。
    撰文 本报记者:田志凌 实习生 陈晓勤 邱分婷 摄影 本报记者 孙涛



本站公告

友情公告:乡土嘉泽青年项目招募书
    乡土嘉泽青年项目招募书详细请见 /html/zgyz/bzfw/1316.html…
admin
2012年4月6日
沉痛悼念新乡村建设的坚定实践者刘湘波老师
    2011年3月24日晚上,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总干事、大学生支农调研活动的执行人刘湘波老师因车祸抢救无效逝世,…
admin
2011年3月25日
知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自雇动力网
    根据王占阳教授博客消息,蔡定剑先生已于今晨三点三十分不幸病逝。特在此向各位转告这一噩耗。蔡先生是一位…
admin
2010年11月22日
自雇动力网赞助主办“让我们一起关注自雇发
    本站联合中国政法大学农村与法治研究会在今年暑假开展“让我们一起关注自雇发展”——2010年暑假自雇发展调…
admin
2010年6月26日
真诚邀请各位朋友成为本站的作者!
    真诚邀请各位朋友为本站撰写提供有关自雇主题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可以是你对有关自雇政策的评论、研究,也…
admin
2009年11月17日

最近更新

一周排行

网上调查

    您认为我们的网站有什么最需要改进?
     网站内容需要加强
     网站栏目需要简化
     网站美工比较陈旧
     网站原创内容太少
     网站宣传推广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