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自雇动力网 >> 自雇研究 >> 经济视角 >> 浏览文章 文章排行榜

从“小额信贷”到“生计金融”

字体大小:    

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没有颁给国际政治、外交上的头面人物,而是将桂冠授予在孟加拉国创办“小额信贷”的经济学者尤努斯(Mohammed Yunus)和他一手培植的乡村银行(Grameen Bank),其意义十分重大。这证明西方的主流价值里,已经将贫富差距的问题提升到核心的位置,“扶贫”工作已是刻不容缓。尤努斯在一百九十一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评选说明是这样的:“若是无法让众多的人们脱离贫穷的处境,那么,要获得持久的和平根本就不可能。”在恐怖主义让西方国家风声鹤唳的今日,他们终于认定,贫困是暴力与愤怒的因子。

尤努斯今年六十六岁,他于一九七四年放弃在美国的经济学教职,回到祖国孟加拉国,当时孟加拉国正面临严重的饥荒。他在大学任教并常带领学生下乡调访。有一回,在一个叫做乔柏拉(Jobra)的小村子里,他遇见一位以编制竹椅凳维生的女性苏菲亚(Sufia Begum)。苏菲亚家贫如洗,必须借钱购买编竹工具,却也因此受到债主的重利剥削,劳力所得几乎全部进入债主的口袋。尤努斯认为这样的现象极不合理,于是他要求学生在村内进一步查访,结果发现有四十二位与苏菲亚同样的案例,而他们所借贷的款项,若以美金核计,总共也不过二十七美元。尤努斯于是自掏腰包,拿出二十七美元借给村人,让他们还清债务并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生产工具。他意外的是:这些村民很快就有了盈余,并把钱还给了他。

尤努斯从此对穷人深具信心。他认为,穷人普遍有脱贫、翻身的意志,有素仆而坚定的诚信与尊严,只要适时提供他们必要的财务需求,这些即使是相当微薄的款项,对他们而言,就有可能成为翻身脱贫的杠杆。于是,他用个人的力量募集资金,成立了一个专门为穷人提供小额贷款的银行。这种另类的金融机构刚开始屡屡遭到孟加拉国政府的刁难,直到一九八三年,尤努斯的穷人银行才正式获得官方的认可。迄今,乡村银行已有一千四百家分行,服务的范围超过五万个村落。自创办以来,乡村银行贷出的金额高达四十六亿九千万美元,还款率接近99%。

尤努斯在孟加拉国的成功经验不断往外扩展,目前已有四十几个国家正在推行这种微型金融的模式。在亚洲地区,中国、印度、菲律宾、越南都已有为数不少的微型信贷业务机构。就全世界的范围而言,已有六千万以上的穷人使用过微型信贷。

当然,创立穷人的银行并由穷人来管理的概念,基本上并不新鲜。早在十九世纪,就有多位社会主义先行者有过这样的念头,当时也的确成立了不少基层人民的合作社或互助机构。然而,对于一穷二白的人而言,要真正找到可以让他谋生营利的工具,其实并不那么容易。尤努斯不是社会主义者,他基本上还是相信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制度,认为自由市场可以让一个世代的企业经营长才浮现出来。只不过,他指出:“西方世界对于资本主义的定义过度狭隘,在当前的制度之下,一个人要非常贪婪自私才能够出人头地。”因此,他认为,企业的经营不能沦为个人的金钱游戏,而应该更注重集体的、公共的福利,这一部分,是西方的教育体系所欠缺的。

尤努斯因此盼望在新世代中培养出利他主义的领导人,也极力说服西方的大学来共同完成他的意愿。果然,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已为他设计了相关的系列课程。

在尤努斯的努力之下,“小额信贷”已经成为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会(IMF)等国际组织扶贫规划的主流。尤努斯的基金会位于纽约豪华地段,来自全球各地的捐款不断涌入。小额信贷成为一种风潮,早在一九九七年的“小额信贷高峰会”上,大会就承诺要将贷款的服务普及到一亿个家庭,尤其是妇女。高峰会系由希拉里‧柯林顿主持,当时,他的丈夫还在美国总统的职位上。美国第一夫人带头推动小额信贷的全球化,其受重视的程度不言可喻。其实,也就在这一年,柯林顿本人已预言孟加拉国的这位“微小银行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虽然尤努斯后来戴上的是和平奖的桂冠,他其实早在十年前就已是国际名流争相吹捧的对象。

为了鼓励并以小额信贷为基础的扶贫策略并扩大其规模,联合国特意将二○○五年订为“小额信贷年”。同年十一月,在曼谷一家顶级的饭店中举办了两天的研讨会,主题是“培力草根经济:为了成长与幸福的小额信贷”(Empowering the Grass-Roots Economy:Microfinance for Growth and Happiness)。这样十足主观与乐观的题目,证明国际主流社会早已为小额信贷业务戴上了桂冠。会场饭店房间每晚是两百五十美元,一个人一夜的住宿费就将近尤努斯贷出的第一笔款项的十倍。

那么,小额信贷真的可以做为根除贫穷的灵药仙丹吗?小额信贷果真可以让穷人翻身,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吗?

印度学者马哈建(Vijay Mahajan)投入小额信贷工作二十余年,他对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过度夸大小额信贷的功效有所保留。马哈建根据个人的实际观察,提出几点看法:

一、贷款是穷人最需要的金融服务吗?不!他指出,穷人最迫切需要的其实是保险和储蓄。

二、小额贷款是“微型产业”成功的保证吗?不!微型产业的创立和成功,小额贷款是远远不足的。

三、穷人真的希望创立自己的生产事业,成为自雇经营者吗?不!即使穷人对于摆摊设点等小小生产事业感到兴趣,他们也宁愿是拥有固定薪金之余的第二份工作。越是穷困的人,越是希望拥有稳定的工作、固定的薪水。

四、小额贷款主要是提供给位于贫穷线以下的穷人吗?不!事实上,小额信贷的客户,绝大部分是贫穷线以上的人,也是这些客户让办理小额信贷的机构得以长期维系。

五、办理小额信贷的机构最后可以达到财务的平衡?不!根据“扶贫咨询集团”(CGAP,Consultative Group to Assist the Poor)的调查,只有1% 左右的小额贷款机构得以真正达到财务平衡的目标。也就是说,目前全世界约一万家经营信贷经营者当中,只有一百家有长期维系的基础。服务穷人和永续经营之间,其实很难两全。

马哈建也提到,虽然印度发展出全世界最庞大的小额贷款计划,有两千四百万妇女曾经申贷,但是,借贷金额平均约两千卢布(四十五美元),这样的金额要让一个家庭“脱贫”,谈何容易?他因此建议,如果真正要达到脱贫和发展经济的目的,要从小额信贷过渡到“生计金融”(livelihood finance)的思维,也就是说,整个脱贫计划应该是一个“包裹”,包括储蓄、短期和中期的借贷、保险(医疗险、谷物险、牲畜险等)、基础设施基金(电力、通讯、交通等)、加强与“人的发展”相关的投资(健康、基础教育、职训等)、注重农业部门的发展并开发农产品市场。

在“生计金融”的整体规画之下,脱贫的手段必须更多元、更有效,小额信贷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项目,不宜过度夸大其功能。尤其是,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把小额贷款视为救难脱贫的主要途径,反而忽略了政府应该扮演的角色,忽略了经济发展是必须依赖国家政策的整体规划。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花大钱、发大愿,无远弗届地支助、推广小额信贷,甚至在宣传上,称颂微额金融的普及是“借贷希望”、“借贷未来”,这反而让许多国家的政府利用民间组织的小额信贷服务,来做为当权者卸责怠惰的借口。以小额信贷的创始国孟加拉国为例,将近一亿五千万的人口当中,迄今依然有80% 的人生活在贫穷线以下,农民、工人被跨国企业和在地资本家剥削、欺凌的惨状,这二、三十年之间,不仅未见改善,反而变本加厉。那么,尤努斯在孟加拉国办理小额信贷的成绩,究竟要如何来估算?



本站公告

友情公告:乡土嘉泽青年项目招募书
    乡土嘉泽青年项目招募书详细请见 /html/zgyz/bzfw/1316.html…
admin
2012年4月6日
沉痛悼念新乡村建设的坚定实践者刘湘波老师
    2011年3月24日晚上,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总干事、大学生支农调研活动的执行人刘湘波老师因车祸抢救无效逝世,…
admin
2011年3月25日
知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自雇动力网
    根据王占阳教授博客消息,蔡定剑先生已于今晨三点三十分不幸病逝。特在此向各位转告这一噩耗。蔡先生是一位…
admin
2010年11月22日
自雇动力网赞助主办“让我们一起关注自雇发
    本站联合中国政法大学农村与法治研究会在今年暑假开展“让我们一起关注自雇发展”——2010年暑假自雇发展调…
admin
2010年6月26日
真诚邀请各位朋友成为本站的作者!
    真诚邀请各位朋友为本站撰写提供有关自雇主题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可以是你对有关自雇政策的评论、研究,也…
admin
2009年11月17日

最近更新

一周排行

网上调查

    您认为我们的网站有什么最需要改进?
     网站内容需要加强
     网站栏目需要简化
     网站美工比较陈旧
     网站原创内容太少
     网站宣传推广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