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雇调研报告:小城镇水电工生活调研
本站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5日 | 阅读次数: | |
来源:本站原创 | 来源日期:2010-10-20 |
报告题目:小城镇水电工生活调研
姓名:周孟伟
学校:中国政法大学
邮箱:zhoumengwei1989@163.com
调研主题:小城镇中水电工生活调查
调研地点:河南省巩义市
调研对象:市区的水电工
调研方法:1、通过调查问卷了解一下水电工生活的普遍状况
2、通过交流的形式更加细致得了解水电工的生活
3、整理材料,得出结论
调研过程:1、由于之前并不知道自雇,所以在开始调研之前先是深刻地了解了自雇的内涵,初步确定了调研的方向。
2、通过对家乡的了解,确定了具体的调研主题,并开始了调研前的准备工作,准备调查问卷等。
3、在暑假中开展具体的调研工作,走访五金店门口的水电工作者,倾听他们的心声。
4、充分的调研后,对各项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写出调研报告。
内容摘要:小城镇水电工大都来自农村,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自雇工作模式,不仅满足了自己的生活,也为城镇的居民提供便利的服务。但是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
小城镇水电工生活调研
一、 调研背景:
巩义市位于中原腹地,南依嵩岳,北濒黄河,东瞻河南省会郑州,西望九朝古都洛阳,总面积1041平方公里,属典型的豫西浅山丘陵区。秦时置县,因“山河四塞,巩固不拔”得名巩县。它是一个县级市,农业发达,有着悠久的历史,跟随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出现了城乡结合部。经济和政治中心位于该市的几何中心,商业相对比较繁荣;周边环绕着大大小小十几个镇,是典型的农村。
二、 水电工群体简介
现在这种水电工已形成了一个群体。他们不是某企业或单位里签了合同的水电工人,而是散步在市区边缘个体性的水电修理工。他们三五个人合伙以某个五金商店作为据点,跟五金店的老板达成口头协议,在店面门口招揽生意,但是修理所需零件要从此店购买,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他们几个人接一单生意,修理所挣的钱以出工为标准进行分配。工作时间相对很自由,可以随时休息。按照一般的出工,月收入2000-3000。他们主要是为市区的居民、市区里的店铺、公司、单位等提供修理服务。
三、调研数据整理汇总:
表一 水电工年龄状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水电工以中年人为主,年轻人和老人相对要少。中年人身上一班肩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不仅要赡养老人,还要抚养孩子,压力相对重。
表二 水电工工作收入
从表中可以看出,水电工的平均工资在2000-3000之间,在小城镇工薪阶层中收入算是中等,但是由于还有沉重的家庭负担,生活并不算富裕。
表三 工作年龄
从表中可以看出,水电工的一般工龄在5-10年,基本上都是有经验的师傅。
表四 户籍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水电工普遍是农村户籍
四、深度调研:
老王,今年45岁。家里有四口人:妻子没有工作,主要在家照顾全家生活,女儿在市里的重点高中念书,儿子在附近的初中上学,年迈的父母居住在老家。十几年前从老家搬到市区的边缘的一个二手房里,开始了他的艰难的谋生生活,逐渐靠着自己的手艺做了一名水电工。老王做了十几年的水电工,手艺很好,经验丰富,跟他合伙的几个人同样来自于市区周边,他们之间形成了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密切的合作建立在相互之间信任的基础之上。同时也是老王非常重要的朋友圈子。老王月收入一般情况下在2500左右,遇到忙的时候,比如春节前能挣3000左右。由于妻子没有工作,他每天的工资是家里生活的唯一来源,其中子女教育的费用占了很大一部分,还有基本的家庭生活费,给老人的赡养费和医疗费。由于是生活在小城镇中,物价相比大城市来说要低很多,日子过得虽然不很很宽裕,但也还可以。听老王说,女儿很争气,学习特别好,马上就要考大学了,现在要努力的工作,为孩子以后的学费存点钱,苦点累点都没关系,免得以后干不动了让孩子受苦。虽然老王身上背负着沉重的胆子,看着他脸上欣慰地笑容,还是能很强烈得感觉到他对未来的希望。
老王的工作伙伴和他一样,基本上都是来自周边的农村,他们大多不愿离家太远到大城市打工,就选择了离老家很近小城镇去找工作,携家带口,安顿到市区边缘房价较低的地方。虽然没有在大城市挣得钱多,但日子过得倒也合意。由于他们可以说是自由职业者,没有劳动保障,也没有公积金等保障措施。由于还保留农村户口,可以享受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听老王说,刚搬到新家时,孩子上学是个大问题。因为是农村户口,两个孩子就很难进入市里的小学,即使能进也要交很大一笔借读费,这对于刚买了房子的老王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压力,最后经过各种关系,给两个孩子转了城市户口才得以进入学校,颇费周折。现在老王身上依旧肩负着沉重的生活重担,但同时也有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水电工是生活在城市边缘的边缘人群,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放弃了务农的生活,选择居住在市区边缘,以自己的一技之长来养家糊口,同时为城镇的居民提供服务。长时间的打拼后,他们已经习惯了城镇的生活,但是在这融入个过程中,却会遇到很多障碍和困难,比如说孩子的上学问题,医疗卫生保障问题等。面对他们,政府的关注还是少之又少,无暇为他们提供一些基本的保障,也无法设身处地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其实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可能根本算不上是什么要求吧,无非是想让孩子就近上学,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是就是户口这道虚假的门槛挡住而他们前进的道路,让他们无法跨越。类似的问题有很多,这种政策的歧视和偏见给他们本来就不宽裕的生活增加了更多的负担,这种负担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包括心理上的,后一种往往被忽视,但是它带给自雇者的却是更大的伤害。让他们始终无法真正的融入当地人生活中。政策的公平性就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上,但是对于自雇者,政策的天平不仅没有偏向他们那边,反而给他们设置很多的门槛,损害了他们及子女的生存权和受教育权。在这样的社会中,矛盾必然激化,又将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呢。
五、建议:
我想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要通过制定和实施政策去保障百姓生活的安定,保护生存的权利,对于自雇者来说,他们自身处于弱势的地位,生活随时会出现危机,更是需要政策给他们住起一道保护墙, 让他们安定得生活。首先,就是住房问题,现如今随着房价的上涨,住房成了摆在自雇者面前的一个新的难题,政府要帮助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为他们提供廉租房,住房公积金。其次政府要解决自雇者子女的就学问题,对他们一视同仁,取消户口门槛,保障其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也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第三就是要解决自雇者的医疗保险和公积金,将他们纳入就业保障制度中,让他们真正享受到社会进步带给他们的好处和利益。最后还有就是有好多自雇者工作环境很差,极容易造成职业病或者身心伤害,而这些必将是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所有这些问题的症结就是我国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产生的城乡社会结构“二元化”。二元化虽然有它有利的一方面,但它使城乡人们有了身份差距,成为解决城乡问题的巨大障碍,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自雇者的问题,我们的政府必须认真解决二元化社会结构的问题。
六、体会和收获:
我想,这些自雇者他们为了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他们却从城市得的了什么呢?甚至很多人们认为他们是问题的症结,歧视他们。现阶段我国正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就是提倡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让自雇者真正融入城市的生活,要想自雇者真正融入当地社会,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才能创造价值,我们的政府就要真心地通过政策关心自雇者生活,给予公平待遇,给他们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和谐社会。
同时,通过这次社会调研让我更加融入了社会,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